頁數:326頁
叢編項:清華東方文庫 / 李廷江,王中忱主編
內容提要
本書探討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以及民國初期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的諸多聯繫。本書討論的既是清末時期的中日交流史,也是從清末到今天的中日關係史的一個重要側面。圍繞這一時期中國社會變革中的日本因素和影響,從政治、外交、國際關係、法律、教育、文化、藝術、思想、宗教、學術史和概念史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探討。
序言
目錄
李廷江《晚清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一書,從準備的那一刻開始到今天,經歷了幾個春秋,幾易其稿,現在終於可以付梓,呈獻在讀者面前了。
今年,是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就120年來的中國歷史進程而言,「中國的社會變革與日本」是個老而新的大話題。兩甲子的歲月風雨,記載了中日兩國以鐵血干戈為主的前60年,以及以互利互助為主的後60年的歷史,也包含了在今天的東亞世界裡,中日兩國之間充滿了不信與糾結的戰略互惠的現實。
本書探討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以及民國初期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的諸多事例。其中有關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4篇論文,雖然與大多文章有時間差,但是考慮到其內容與主題相關,編輯收入合為一本,會更有利於讀者對今天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內在的理解。這樣一來,從時間和內容上,似乎也可以說,本書討論的既是清末時期的中日交流史,也是從清末到今天的中日關係史的一個重要側面。
本書彙集的20篇論文,圍繞這一時期中國社會變革中的日本因素和影響,從政治、外交、國際關係、教育、文化、藝術、思想、宗教、憲法、電影、學術史和概念史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探討。其中9篇論文考察了同時代的10位中日美三國的代表人物,有中國的思想家嚴複、革命家何天炯、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作家周作人,日本法學家有賀長雄、日本海軍情報軍官八角三郎、中國問題專家內藤湖南、佛教家小栗栖香頂、畫家渡邊晨畝和美國商人湯普森。另外的11篇論文,有《日韓合併在華反響及其對清末憲政改革進程的影響》《日本「東亞先覺志士」與辛亥革命——以黑龍會為中心》《辛亥革命時期的日本顧問》《再論亞洲主義的方法》《博物館裡的辛亥革命與中日關係》《試論民國時期的民眾教育——從與日本對比的視角》《近代中日概念的形成及其互相影響——以「民主」與「共和」為例》《介紹幾本在日本出版的有關抗戰期間中國戰爭受害者研究的專著》《日本電影與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戰後東亞秩序與中日關係——緊張和合作的現代史》《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與共同體理論的演變》。就時期而言,有10篇論文主要研究從清末到辛亥革命時期,6篇論文是民國初期,其餘4篇聚焦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應該說,能夠從如此多的角度抓住主題,展開討論,這是一本跨度大,內容豐富,系統研究有關近代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的學術論文集。
通讀本書後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儘管每篇論文主題不同,但是20篇論文貫穿了分析日本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之主題,至少涉及四個方面。首先,日本的對華政策帶來中日關係的變化,直接影響了中國的社會變革。對此,無論是辛亥革命時期還是民國以及其後的各個時期的大量事實,已經充分證實了這一點。辛亥時期的日本顧問以及日本海軍八角三郎有關重建中國海軍的設想的時代背景,就是最好的注腳。其次,日本的對外政策一直在改變著中國外在的國際環境,持續不斷地影響中國的社會革命。比如,日韓合併對中國影響極大,它不僅使本來就十分微妙的三國關係變得更加複雜,更是作為改變傳統東亞國際秩序與政策格局的重大事件,改變和影響了中國的社會變革。再次,日本社會的現實和社會思潮的變化,左右了中國各階層對日本的理解和認識,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影響了中國的社會變革。例如,辛亥革命之後楊守敬的變化和嚴復在民初關於權威主義和法制主義的政治思想,以及周作人與《順天時報》的關係,應該稱為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最後,日本人中一部分關注中國的團體和個人,以不同的形式積極參與中國事務,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中國的社會變革。比如,作為團體的日本「黑龍會」,以及作為個人的「東亞先覺志士」,還有法學家有賀長雄,佛教家小栗栖香頂和畫家渡邊晨畝等人都應該視為這類人。同樣的事例,在本書中和歷史上則是不勝枚舉。
從內容上,日本對中國社會變革的上述影響可以歸納如下:(1)內在影響和外在影響;(2)局部影響和整體影響;(3)主要影響和次要影響;(4)長期影響和短期影響。一般而言,大凡短時段的政府政策的影響,多數屬於外在的、局部的、次要的和短期的。李細珠在考察了日韓合併對清末憲政改革進程的影響後,意味深長地指出,面對日韓合併的國際形勢,儘管中國朝野反應強烈,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憲政改革的進程,但並沒有取得挽救清王朝命運的實際效果。有關思想文化方面的影響,則更多表現為內在的、整體的、主要的和長期的。當然,從本書所收的論文來看,歷史也證明,這四種影響是相對的,同時也是交叉和重疊的;是綜合的,同時也是正面與負面交融的。很難簡而言之,不可以偏概全。比如說,近代中日概念的形成以及互相影響的事實、嚴複關於權威主義與法制之間的認識、有賀長雄參與民初制憲活動的影響以及亞洲主義的話語變化等,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今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意義和深遠的學術內涵。另外,民國時期的民眾教育、近代東亞佛教共同體的構想、日本畫家渡邊晨畝對民國時期北京畫壇的影響,同樣沒有完全失去其內在的價值和意義。
還有,通過對中日交往的實證研究,也澄清了歷史上一直模糊不清的事實。如楊守敬,在對待辛亥革命以及新政府的問題上,持有保守態度,但是應該承認,他為中國近代歷史地理學科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研究資料以及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極大的貢獻。他只是為了保護古籍才和日本軍人寺西秀武交往的真實目的,越來越清晰地為後人瞭解。他以一生之力,搜集刊書的精神和貢獻,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和得到社會的客觀評價。發掘新資料,澄清歷史疑難,這也是本書的特點之一。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至1972年以前為止,在美蘇冷戰背景下,中日兩國處於無邦交狀態。1972年,中日兩國關係恢復正常化。1978年以後,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打開了向外學習和交流的大門,中日關係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有關其後30多年來中國與日本交流中的相互影響,十幾年前就有人注意,觀點新穎,頗有分量。這是個值得做大文章的題目,期待日後會有更多的人關注。本書中4篇關於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文章,同樣涉及歷史上和現實中,中國社會變革中來自日本的影響。如,日本侵略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殘酷後果,日本電影對20世紀50年代中國電影界的影響,還包括日本的中國研究對當代東亞共同體理論發展的影響以及中日關係對東亞社會的影響等。
誠然,翻開近代中國的歷史,外來影響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中國社會的變革記錄,程度不同地留下了無數先輩、志士仁人走向世界的學習痕跡。打開國門,適應全球化的歷史發展,乃19世紀直到今天的時代特徵。那麼,如此特別強調日本的影響是否適宜呢?同時,梳理日本影響的過程中,又應該如何認識日本影響的原因和意義呢?其實,道理並不複雜。首先,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中國經歷了兩場最大的戰爭,1894年的甲午海戰和1937年開始的抗日戰爭,日本是主要敵人。其次,1895年甲午海戰以後,清政府推行了兩次大的自上而下的改革,1898年的戊戌變法以及其後推行的清末新政,日本是主要的效仿對象。孫中山先生講過,辛亥革命就是效仿日本的明治維新,鄧小平也曾說,我就是看了日本的新幹線,更堅定了改革開放的決心。即便在今天,國人觀光訪日的最大收穫之一,就是感受到了在今後中國的社會變革中,仍然有繼續參考學習日本的必要。
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兩千多年來,兩國在歷史、文化、思想和宗教等方方面面,有著密切友好的交往。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富國強兵,脫亞入歐,致力於現代化建設,走在了亞洲各國的前面。當然,作為日本發展的負面歷史,到20世紀中葉,日本對中國和亞洲各國的侵略和傷害也同樣永遠銘刻在歷史上。也正因為如此,日本所走過的道路,其經驗和教訓,都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冷靜客觀學習歷史,虛心認真求教他人,這是當今中國社會最需要的心態。本書作者們,從中國社會變革與他者的視角,立足於用事實、資料說話的根本,在一些迄今鮮為人們注意的課題和分野,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見解,難能可貴。在此,謹向本書作者們致以誠摯的謝意。
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成立時淺,香山會議作為每年一度的學術交流平臺,有幸承蒙學界同仁的信任和鼎力支援,開始慢慢地顯示出其學術性、交流性、開放性和建設性的特點,得到了越來越多海內外學人的認同和厚愛,對此,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期望本書作為香山會議的第一冊文集,像一把剛剛點燃的火炬,一點兒一點兒地發光發熱。
目錄
日韓合併在華反響及其對清末憲政改革進程的影響【李細珠】/1
日本「東亞先覺志士】與辛亥革命——以黑龍會為中心【胡連成】/29
辛亥革命時期的日本顧問【李廷江】/36
有關有賀長雄民初制憲活動幾個史實的辨正【尚小明】/54
八角三郎的重建中國海軍論——民國初期一位日本情報軍人的中日提攜觀【馮 青】/70
何天炯:辛亥革命個人史的書寫與記憶【李長莉】/81
辛亥革命之後的楊守敬【陳 捷】/96
再論亞洲主義的方法【姜克實】/105
博物館裡的辛亥革命與中日關係【馬曉華】/114
日美中國通對辛亥革命的不同展望——內藤湖南與J.S.湯普森的比較【陶德民】/127
試論民國時期的民眾教育——從與日本對比的視角【新保敦子】/138
他山之石——淺析日本花鳥畫家渡邊晨畝對民國時期北京畫壇的影響【戰曉梅】/160
近代東亞佛教共同體之構想——小栗栖香頂《北京護法論》之考察【陳繼東】/176
近代中日概念的形成及其相互影響——以「民主」與「共和」為例【陳力衛】/214
權威主義與法治之間——論嚴複民初的政治思想【李曉東】/231
周作人與《順天時報》【劉岸偉】/239
介紹幾本在日本出版的有關抗戰期間中國戰爭受害者研究的專著【聶莉莉】/247
日本電影與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晏 妮】/257
戰後東亞秩序與中日關係——緊張和合作的現代史【李鐘國】/280
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與共同體理論的演變【祁建民】/285
註:標紅色字體者為本計畫參與成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