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服務單位
|
研究計畫名稱
|
王 柯
|
神戶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科
|
「滿蒙獨立運動」與川島浪速的「民族」話語
|
王 鍵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
|
從台灣到滿州──後藤新平的殖民地統治手法
|
王中忱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
|
魯迅日文藏書所見中日現代知識與思想的轉型1925-1936
|
王晴佳
|
美國羅文大學歷史系(Rowan U.)
|
民族史學與敘述史學: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中日史學交流研究
|
王新生
|
北京大學歷史系
|
1949年之前的中國共產黨與日本
|
朱浤源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民報》社的革命網絡之研究
|
林志宏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日本對華的學術調查,1925-1945
|
林滿紅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台灣、中國與日本之間:台灣商人在亞太地區的貿易、移民與投資(1895─1945)
|
金以林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
|
戰前十年(1927-1937)國民黨中央與各派系政治勢力的對日政策
|
姜克實
|
岡山大學文學部
|
「連帯」とは何か――アジア主義の理論解析
|
柳書琴
|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東亞左翼文化走廊中的「台灣─中國走廊」
|
孫 江
|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文化政策學部
|
道教的發現——日本中國研究的方法論轉換
|
張哲嘉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近代中日醫藥交流史研究
|
陳力衛
|
成城大學經濟學部
|
近代中日語言交流史研究
|
陳慈玉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共存共容?中日實業公司之研究
|
陳繼東
|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系
|
近代中日宗教互動
|
鹿錫俊
|
大東大學國際關係學部
|
中國戰後重構及兩岸對峙局面形成過程中的日本因素
|
黃自進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中國國民黨與日本(1897-1949):以孫中山、蔣介石為中心
|
黃克武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立憲派與日本
|
楊典錕
|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日本對中國軍事近代化的影響:以人員交流為中心之考察(1898-1949)
|
雷祥麟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皇漢醫學與現代中醫的興起
|
趙 軍
|
千葉商業大學商經學部
|
虛虛實實的願景與謀略:「同文同種」、「亞洲主義」在中日兩國的起源、變異與啟示
|
劉 傑
|
早稻田大學社會科學研究生院
|
中國通外交官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對中日關係的影響
|
劉建輝
|
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
近代中日文流的另一章:近代中國文學轉型的推手
|
潘光哲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近代中日媒體場域之互動
|
戰曉梅
|
東京工業大學外國語研究教育中心
|
1920-30年代「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背後的文化機制
|
賴毓芝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日本與中國「國畫」的誕生,1911-1949
|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研究主題(依參與學者姓氏筆畫排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